1、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渣男圈的一个秘密,其实渣男并不一定颜值有多高,甚至长得不帅,也没有多少钱,甚至也不会撩,但是他们有一个特质是必备的,那就是挫败后的自愈能力和抗击打能力。谈恋爱的本质,它就是一个概率游戏,你再好,也会有人不喜欢你,你再差,也会有人独爱你这一款,所以需要你不断的试错和筛选。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高敏感、玻璃心,那一年到头你泡妞的时间都没有你哭的时间长,折腾两次你就没信心了。构建自己的防御体系,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死活不下牌,这样的话,你早晚有赢的机会。
2、司马懿能够战胜诸葛亮以及整个曹氏集团,靠的不是他多聪明,而是他比别人都更能熬,梅西能最终成为历史第一人,靠的就是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依然能够站起来。
如果你把时间线拉得很长,你就会发现,能不能压缩苦难,简化痛苦,还是一个人能不能拿到结果的首要因素,才是你在这个社会,这个巨型角斗场上面临搏杀的时候,能够护你周全的铠甲。
具体怎么做呢?第一,选择性无知, 其实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痛苦都是薛定谔的猫,你知道了,它就存在,你不知道,它就不存在。 有一个朋友给我发过私信,说她的初恋男友要结婚,邀请她去,她很纠结要不要去。我在想,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呀?咱们设想一下,你花一笔份子钱去吃一顿性价比很低的饭,在这期间呢,你还要去看你的前男友和新娘的一颦一笑,他们婚礼的誓词、VCR,每一个场景都会深深的印在你的脑子里,成为你日后痛苦的来源。
也就是说,你花了一份钱,买了一份无尽的痛苦,你觉得值吗?如果你不去,对你而言,他和谁结婚,开不开心,幸不幸福,新娘漂不漂亮,都是叠加态,就是有无数种可能性,你要知道叠加态是不会伤人的,只有你去看了,叠加态坍塌了,才能成为一个具体的、唯一的影像,那这个影像才会伤到你。选择性无知的目的就是不去管生活中千千万万的叠加态,这个世界很复杂,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一个人的世界。所以在你的视线范围之外,他就不存在。
第二,选择性冷漠。我有一个同学是学医的,他跟我讲,在他们第一次上解剖课的时候,看着老师拎着一具人类的遗体放在解剖台上,就像拎猪肉一样,还没开始动手,很多同学就已经绷不住了,强烈的呕吐感和本能的恐惧一下子就都翻上来,更别说划开肚皮把里面的东西丁是丁,卯是卯的给分了。刚开始总觉得躺在面前的是自己的同类,甚至幻想着这个人生前的样子,他曾经也是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儿女,感觉割下去的每一刀都像拿在自己身上一样。
但是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历练之后,现在不要说遗体了,就算一个活生生的病患躺在床上,也跟修车师傅眼里的车、手机店老板眼里的手机一样,就是一堆零件而已。 学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共情能力逐渐消退的过程,只有把面前这个人当成一台待修理的机器,你才能真正的做到冷静。客观理智,救死扶伤,这一点拧不过去,你就当不了医生。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医院里的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无论家属的情绪多么激动,他们都面无表情,甚至冷漠。不是他们没有感情,而是他们一旦共情,就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判断,他就治不好你了。 警察也一样冷漠,就像一件铠甲,穿上它的那一刻,你才是一名真正的战士,否则最后就是一个心怀天下的吃瓜群众,满腔热血的键盘侠。
第三,选择性幼稚。
如果上面两个能让生活的利刃伤不到你,那幼稚则能让现实的子弹根本打不到你。这年头都爱用道德绑架这个词,其实道德压根儿它就绑不住人,能绑住你的是你自己给自己打造的高大上的人设,你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大善人,那别人就会拿高风亮节来绑架你、拿捏你,你想成为一个与人为善的老好人,那别人自然就会拿人际关系勒索你。记住,你的人设就是你的弱点,你的追求就是你的软肋,选择性幼稚的本质就是拒绝一切外界的绑架和束缚。
我承认我贪生怕死,我承认我贪心,我承认我无能,我承认我做不到。让自己变的善良又冷漠,孤独且自信,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至于你怎么说,那是你的事情,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3、为什么美国的老百姓可以合法拥有枪支,但是防弹衣却明令禁止?中国古代家家户户可以有冷兵器,但是谁要敢私藏铠甲,那就是要杀头的。古战场上流传着一句话,刀可以杀人,但甲可以诛心。
我刚开始不太明白这些笨重的防御装备究竟有什么大作用,能让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都如此恐惧。
直到一个喜欢打游戏的朋友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游戏里面那些全输出的射手永远打不过一个全肉的坦克,当你们5个人干不掉对方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最想投降?
你看金庸的小说里面那些靠脑子吃饭的角色,什么黄蓉、韦小宝,都不约而同的穿着一件刀枪不入的防弹衣,强大的防御能力能够迅速瓦解对方的战斗力,战斗的结束就是以其中一方彻底丧失战斗意志为标志的,而最容易让对方丧失战斗意志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觉得你打不死。
之前有很多人讨论过一个话题,说为什么很多聪明人一辈子生活在最底层?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拥有一身进攻性的天赋,能够快速的洞悉事物的本质,能够掌握事物运行的规律。但是他们也往往缺少防御性,天赋都伴随着高敏感,所以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努力没有结果,害怕他人的眼光。夸夸其谈不作为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安全的,纸上谈兵性价比最高。于是你会发现,现在社会的最底层都是一些一边指点江山一边吃糠咽菜的聪明人。
4、没有真正允许自己犯错并承担错误,而这个思想是人最基本的自信来源允许自己犯错是自己获得基本自信的前提。而不允许自己犯错,则是在剥夺自己作为人最基本的自信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办到这件事的方法指导,但他们惧怕犯错他们害怕,怕自己犯错了以后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包括否定自己的价值,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等等常见于因为某一次错误被他人严厉斥责后不敢继续尝试,追求女生时女生对你不感冒所以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否等等类似这方面事情都属于这一个情况长期原因,基本都可以归于原生家庭中父母过于严苛,过于严厉,稍微有些错误就对孩子严厉批评,同时对孩子有极强的控制欲,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后确实是会害怕犯错,选择封闭自己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所以,要解决这种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者犯下的错,然后面对它自己冒犯了别人,就主动跟别人道歉追求女生失败,就不要死缠烂打,好好跟对方道别后继续自己的生活在工作学习中犯了错,任由对方发泄后,道歉并改正就好了当你真正面对了错误,你会发现错误没有那么可怕,你对它的恐惧只是你心中负面情绪的放大而已一旦你选择面对,这些东西真的不攻自破。
5、没有做出自己真心认可的事情,而这是更高阶段的自信,即自我实现真心认可的事情可以是高大上的,也可以是微小的包括但不限于:减肥成功,赢得某次比赛,游戏中天梯打到多少多少段位,赚了多少钱,实现了存钱目标等等换句话来说,只要是你真心认可并想去做的目标,你去做了并且实现了,你完成的这些事情都会在日后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自信当你在人生的低谷中,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你可以想到,你曾经做到过这些事情,你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当别人否定你的价值时候,你会有底气,因为你曾经做到过某些事情,你并不是毫无用处的人所以总结下来1.允许自己犯错,尝试着去承担错误,小到说错话,大到去为伤害过的人道歉,都可以去做2.找一些自己认可的目标,去实现他们,积极去参与竞争,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追求自我实现当你这两点做到以后,你就已经解决了不自信的根本原因。
6、从小没见识过如何成功的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压根就不知道这场“人生模拟游戏”的通关技巧。有些人,出生的环境里就有人能做成功的范例——这个范例不仅仅指“功成名就”,而是涉及生活上的诸多小细节:如何与陌生人交谈遇到熟人/亲戚怎么不失礼、同时也保护自己隐私的寒暄怎样取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心情不好的时候如何调试自己如何集中注意力遇到两难境地怎么做选择……这些小技巧,都是要学的。在我们尚且懵懂的时候,如果周围环境里有人能成功的应对生活,我们就能通过言传身教学会这些小技巧,然后不断地在生活中取得小小的成功。而这些小小的成功又会不断累积在我们心里,逐渐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但,假如我们无法在环境中学习到这些“成功小技巧”。如果我们长期以来在环境里耳濡目染的都是:无法面对压力的时候就暴跳如雷把失败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不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只会无能狂怒遇到分歧的时候不断翻旧账,试图进行感情控制只会不停的抱怨,并把期待压在下一代人身上不断强调自己对他人的“好影响”:他人取得了成绩都是因为自己的帮助;他人失败都是因为“TA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从小的环境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学习到的就是这样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必然导致失败。可能当我们成年后,我们因为感受过这些不良技巧带来的痛苦,因此下定决心“我绝对不会这么干”——这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处,让我们从负数走到了零,但却没办法让我们从零走到一。我们还是会在生活上处处碰壁,还是会不断的经历那些小失败,不断地感受到压力,因此不可能变得自信。所以,想要自信,学好的“人生模拟游戏”的通关技巧。从最细节的细节开始,从如何打扫卫生,如何刷牙洗脸,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开始。不要去看那些大道理横行的鸡汤文学,大道理是世界地图,我们已经看了无数遍了。但是从A点走到B点,需要很细节的技巧才能保障我们的安全和温暖。毕竟,魔鬼藏在细节里。
![]()
![]()
赞(85)